临江门 :殊不知它其实并不临江

说明: 2

临江门实际上并不临江。虽然那城门面对嘉陵江,但城门外还有很大一片居民区,城门离江边还很远。

 

 

不管是以临江的距离还是以到江面的相对高度来论,重庆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比临江门更临江的多的是,朝天门、东水门、太平门、储奇门以及闭门翠微门、人和门、西水门都比临江门更临江得多。例如东水门,长江发大水时,甚至可以淹到城门脚下来。不知道当初为何将“临江”二字给了临江门,而没有给那些离江更近的城门。

 

现而今遗存的重庆城,是明朝初年在南宋所筑重庆城的原址上,由重庆卫指挥使戴鼎扩大规模后重新修建的。南宋筑重庆城,是为了抗衡蒙元的侵袭,因而修建得相当匆忙。相传,当时所筑的重庆城只有四个城门,但《元史》和《宋史》都说重庆有洪崖、千厮、镇西、熏风、太平五个城门。戴鼎重建,很可能保留了这些城门。洪崖、千厮、太平三座,连名字也没改变。镇西门可能就是后来的通远门,熏风门可能就是后来的朝天门。戴鼎陡然增加了十二座城门,取名就是一件麻烦事了。

 

 

我想,很可能是决定城门名称时,其他的城门已经确定好了,临江门落到了后面,不知取个啥名好,临时想起“临江”二字,于是就有了临江门。虽然从“临江”的形态

说明: 1

来说,与其他门相比不太协调,但毕竟站在临江门上也可以看到嘉陵江,大意不错,也就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于是就留下了离江较远叫临江门,离江较近的反而不叫临江门这个让我们感到困惑的问题。

 

重庆城从朝天门向西,城墙一直筑在悬崖上,西水、千厮、洪崖、临江、定远几座城门都在悬崖上。那悬崖到临江门附近,突然向城里拐了一个几乎是九十度的弯,然后再拐了一个接近九十度的弯,才继续西去。临江门就在第二个弯那儿,处于悬崖凹进来的位置上,悬崖下有一大片山坡和谷地。由于在悬崖上,城门就显得异常的高耸。出了城门,先要下很大一面陡坡,才能到达那谷地。从谷地而下,才能到达嘉陵江边。这样的形势,在冷兵器时代,要攻进城来,肯定相当困难。事实上,戴鼎筑城之后,只有张献忠攻打过重庆,是从通远门打进城的,与临江门几乎不相干。如果张献忠要从临江门打进城来,那是不可想象的。

 

 

说明: 5

临江门正对嘉陵江,有瓮门,瓮门与城门正对。其他城门的正门与瓮门都不正对,各是一个方向,更便于防守。一出临江门就是悬崖陡坎,瓮门与正门只能正对。离江那

么远,那城门依然书上“江流砥柱”四字,真不知怎样“砥柱”的!上个世纪20年代修公路,临江门就被毁了,只留下那城门洞,而且是两个洞,一个是正门的洞,一个就是瓮门的洞。如今那个过街地下通道,大体上还保留着当初的格局。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那城门洞被人占用开火锅店,专卖牛油老火锅,一时食客如潮,名声远播。如今,不少火锅店依然还打着城门洞老火锅的牌号,让年龄大一些的人能够多少回忆起当初的甚

 

 

出了城门,就是一面陡峭的梯坎。坡太陡,令平原来的外地人几乎不敢走。一两百步梯坎下到谷地,弯弯曲曲通到江边,那就是临江门正街,是临江门最长的一条街。在重

说明: 7.webp

庆,以城门命名的正街,都是与城门对直的或是与城墙垂直的,而且都在城门内,只有临江门例外。在那正街两侧,分布着几十条街巷,当然都很短。最短的如长八间、长九间之类,,顾名思义,仅八个门牌号、九个门牌号而已。那时望到都是木结构,房屋开间大多是一丈二,也就是四米。计算一下,一条街巷也就只有三四十米,可能还没有如今某些政府大楼的大门宽呢。

 

 

说明: 6

早在明代,临江门城外就已经有大片居民区了,与洪崖门千厮门外那一片居民区合编为内江厢。古代城市设坊和厢,把城中的街道划为若干个坊,把城墙外的街

道划为若干个厢。厢者,就是城墙外的居民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巴县知县孔毓忠把重庆城城内街道编为二十九坊,城外街道编为十五厢,就有临江坊、临江厢,可见那时临江门城里城外的人口已经相当多了。临江肯定是临江门城外那大一片了,但临江坊包含那些街巷已经难以考证,我们也就不知道了。与其他城门不同,临江门拆迁之前,人们所说的临江门,主要不是指临江门城里(也就是临江坊),而是指城外(也就是临江厢)。直到现在,说起临江门,也就是魁星楼那几幢高楼以及那几个车站,再加上那不规则的十字路口和重附二院那一段。虽然轻轨有临江门站,虽然都市广场有重百临江商场,但那已经归入了解放碑,已经不在临江门范围内了。

 

其实,临江门城里也有一条街以临江门命名,就是临江门顺城街,也就是大井巷东口外那条街,如今只剩下半截,街名也消失了。临江门城里还有一条临江路,原分段为上石板街、下石板街、临江顺城街的小段、七星坎街、定远碑街。1939年被日机炸毁,1940年重建,形成马路,因靠近嘉陵江,又从临江门上穿过而得名。虽然与临江有关,但不完全是因为临江门得名的。临江路东侧,还有临江支路,与临江门相隔更远,且不论。那临江顺城街上原来有一幢像南岸弹子石法国水兵军营的西式建筑,据说是日本人修的,还曾做过日本大使馆。解放后成了市公安局的幼儿园,现在早已不见踪影,可惜。

 

 

说明: 8.webp

可惜的当然不仅是那一幢西式建筑了,更可惜的是临江门城外那些街道、那些房屋全部被拆掉,修了一个中不中洋不洋不伦不类莫名其妙的魁星楼。

 

 

魁星本是北斗七星中第一星天枢星,也指北斗七星中前面四颗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颗星的总称,又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汉族神话中,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很多城市都建有祭祀魁星的魁星楼,香火相当旺盛。

 

重庆本来是“城”,后来才成为“市”,“城”偏重于军事,“市”偏重于工商,文脉一直不强。历史上,除了南宋重庆出过状元外,元、明、清三代都没有出过状元,清代甚至只出过外进士。此情何堪!因此,重庆人对魁星祭祀的热情也就特别高。早在南宋初年,就修建了文庙。清雍正三年(1725),又修建了魁星楼。抗战时,“五三五四”大轰炸,魁星楼所在夫子池街被炸毁,但魁星楼却奇迹般地躲过了那炸弹那大火。后来改建邹容路,魁星楼就立在中华路和邹容路交汇处那马路的转盘中,1953年才被拆除。

 

 

 

资讯来源:微信公众号——重庆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