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千年的回眸

 

在大足险峻的山崖之上,迄今仍保存着世界石窟艺术最后的一座丰碑。大唐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的某一天清晨,铁石撞击的场景,在一处名叫尖山子的山顶处出现,从而响起了大足石刻的第一声开凿之音,开启了之后5万余尊造像、10万余字铭文的雕凿之声!

 

说明: 1

沧海桑田,岁月悠悠,延续近千余年的大足石刻,几度沉寂,又几度兴盛。

 

 

晚唐时节,战乱纷纷。公元892年的大足北山永昌寨内,一群工匠却在崖壁上精心雕凿着北方天王和千手观音像,镇守一方的昌州刺史韦君靖,虔诚地站立在造像面前,默念着他的祈愿——其中或许就有渴求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局里,一直如同永昌寨这般的安宁。而由此,拉开了大足石刻大规模的造像之风。

 

在此之后,历经270年的经营,方具今日北山石窟多达三百多龛窟的规模。在北山长约里许、形若星月的佛湾中,佳作连连,晚唐时期观无量寿佛经变相,布局严谨,造像多达五百余身,是中国石窟同类题材中的代表作;雕凿于11421146年间的转轮经藏窟,采光设计与造像艺术完美地融于一体,美神荟萃,被美学家王朝闻称为“东方维纳斯”的普贤菩萨像,八百年来一直在窟内略带微笑面对着世人,故此窟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黄冠上的明珠”。而它的雕刻匠师是来自河南的安,在中国雕刻艺术历史上,它的作品仅有此窟。南宋第125号数珠手观音,姿态微妙,神态天真,俨然已无菩萨之威严,故有“媚态观音”的称谓,体现出大足石刻世俗化的艺术特点。

 

说明: 2.webp

 

宋代是大足石刻最为辉煌的时期,就在北山接连不断的叮当声持续之中,在大足乡里之中那些弥漫着田野气息的山地上,也此起彼伏响起了石刻的造像声石篆山是一处散布着奇形怪异岩石的地方,在这里,昔日的庄园主严逊,于北宋的10821096年间,请来了祖籍四川安岳的名匠文惟简父子,首次将佛教的佛像,道教的老君像和儒家的孔子,分别雕凿在三个龛中。之后的1144年妙高山石窟中,儒、释、道三位圣人同处在一个9平方米的窟内,于此,曾经在中国长达许久的三教争论,在大足一地的民间之中,相处甚无碍,默语近千年。

 

与此相近的年代,在石门山,佛教与道教的造像相互毗邻,各展其艺,南宋初期的佛教十圣观音洞,与道教的三皇洞在洞窟设计上虽然大体相仿,但是各自的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的观音群像是大足石刻难得的佳作

说明: 4.webp

,后者是中国道教石窟艺术的经典之作。道教在此时还各自有着自身的造像,殊为难得,在南山,出现了道教神系最为全面的造像窟——三清古洞。

 

 

说明: 5.webp

石刻的延续,也在积淀和孕育着辉煌杰作的涌现。或许是公元1179年一天的清晨,霞光铺洒在宝顶山,大足米粮里出生的僧人赵智凤,静静地站在后来名为大佛湾的山顶上,

就在这一刻,或许一个连他自己都没有意料到的构想,出现在心中,那就是要在宝顶山营建一座以大、小佛湾为中心,遍布四周10处结界像的大型密宗道场,在这些奇峭嶙峋的崖壁上,要以半身的形象,雕刻出横贯天地之间的释迦涅槃像;要以千手千眼的完美形态,展现出千手观音的恢宏气势;要以散发着田园气息的牧牛场景,来表述禅宗的修行过程;要以一组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父母恩重经变,来展现自身的孝道思想……

 

而这一时刻的想法,成为了他七十余年孜孜不倦的行为,从而成就了这座迄今仍遗存在大足宝顶山的石窟艺术丰碑!

 

历千余年的积淀,大足石刻这处天才的艺术杰作,迄今已成为一处为了全人类利益,而需加以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

 

说明: 7.webp

 

回首岁月,一代又一代民众、僧尼和匠师,殚心竭虑着这一处文明奇迹的诞生。历史的给予有时候是幸运的,今天我们还能仰望着崖壁上他们的名字和形象,仰望他们那个时代的辉煌艺术杰作!

 

说明: 8.webp

1999年,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讯来源:微信公众号——大足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