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鬼城:关于它的前世今生

说明: 1

丰都鬼城旧名都鬼城,古为“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置县,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位于重庆市下游丰都县的长江北岸,是长江游轮旅客的一个观光胜地。

 

丰都鬼城又称为“幽都”、“鬼国京都 ”、“中国神曲之乡”。鬼城以各种阴曹地府的建筑和造型而著名。鬼城内有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桥、黄泉路、望乡台、药王殿等多座表现阴间的建筑。

 

丰都鬼城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鬼城要建在丰都呢?关于鬼城的形成原因,说法非常的多,但总的说起来,一共有四点:

 

 

一是道教之说

 

在东汉末年,张道陵建立“五斗米”教,吸收了不少巫术,成为后来的“鬼教”。

说明: 2.webp

 

公元198年,他的孙子张鲁在丰都设立道教“平都治”,这里遂成为了道教的传教中心。后来,道教又杜撰出一个“罗丰山”,说它是北阴大帝办理的鬼都,这位北阴大帝是道教的第七级中心神,专管地狱。

 

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称丰都居道教七十二福地的第四十五位。

 

 

二是鬼帝(土伯)之说

 

说明: 3.webp

当人类社会还处在上古时代的时候,由于科学发家,在遇到一些大自然现象的时候无法做出切确的表白,认为这一切是由鬼神在主

宰。而巴族和蜀族是以氐羌部落为主,两个部落。

 

东周时,丰都曾为巴子别都,随着巴蜀两族的不断来往,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习俗相互渗透,于是产生了一个共同信仰的宗教神――土伯,这即是巴蜀鬼族的第一代鬼帝。这位鬼帝就住在幽都,至今丰都还留有“幽都”遗迹。

 

 

三是佛教“阎罗王”之说。

 

“阎罗王”本是梵文的音译,愿为古印度神话里打点阴间之王。佛教沿用此说法,称为打点地狱的魔王。

说明: 5.webp

 

传说他手下有十八判官,分管十八地狱。据《一切经音义》称,“阎罗王”即“平等王”,他能平等治罪。

 

 

四是阴、王成仙之说

 

说明: 6.webp

这是丰都最广为传布的说法。早在公元270年左右,晋人葛洪在其《神仙传》中就有关阴、王成仙的说法。传说在汉朝时候,有两位方士,一位叫阴长生,是刘肇皇后的曾祖父;一位叫王方平,官

至朝中散大夫。他们因不满社会现状,双双先后来丰都修炼,于魏青龙初年,成仙而去。后来到了唐朝,他们二人被人讹传成了“阴王”,即阴间之王。后来加上历代统治阶级的不断刻意渲染,历代文人、官吏通过小说、诗词、游记和碑文的描述,如《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西洋记》等等。因此一个比较全面的鬼城就在丰都形成了。它从虚幻到实物,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将佛教、道教、儒家学说以及中国鬼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将巴渝文化、中原文化和域外文化结合起来;将民间神话传说想象与现实结合起来;将建筑、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才形成天下驰誉的“鬼城文化”。

 

名山至汉唐始建,流传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景区内景点不仅有反映儒道佛三家文化精粹的玉皇殿、哼哈祠、大雄宝殿、报恩殿、百子殿等景点,还有根据宗教和神话建造的阴曹地府场景——奈何桥、黄泉路、鬼门关、天子殿、十八层地狱等著名景点。整个景区林木苍翠,建筑古色古香,雕塑,绘画质朴纯真,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正义、对光明的渴求,还通过对幻想中的阴曹地府的刻画,体现了古人的神和鬼、天堂和地狱的观念以及“惩恶扬善、唯善呈和”这一鬼城文化的主题。

 

 

名山之名,可追溯至北宋时期。当时名山称为“平都山”,因北宋大文豪苏轼畅游丰都时所题“平都天下古名山”的诗句而从此改称名山。

说明: 7.webp

 

 

不仅是传说中的“鬼城”,更是集儒、道、佛三家一体的民俗文化宝库,被誉为“中国神曲之乡”、“人类灵魂之都”。又因为李白题诗“下笑世上士,沉魂北都”而扬名天下,慕名前来的文人墨客历代不断。

 

 

说明: 8.webp

1982年,名山风景区入选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重点名胜古迹;2000年被评选为国家首批4A级旅游区、重庆市最佳景区、全国首批十五家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示范单位,并于2002年通过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和ISO1400环境体系双认证;2007年被评选为国家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

 

 

 

 

 

资讯来源:微信公众号——重庆周边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