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宫——那个挤着看露天电影的年代
|
||||
文化宫全称叫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地点在两路口,主城的人都晓得。 文化宫所处的小地名叫马家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川东师范学校的校址。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是中国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本部的驻地。 |
||||
|
1951年5月邓小平为重庆文化宫题词 |
|||
全国解放以后,劳动人民翻身得了解放。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同志为了让广大劳动人民“打精神牙祭”,在此创建了文化宫,邓小平并亲笔题写了“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宫名。 |
||||
文化宫从1952年8月建成开放以来,就是劳动人民的学校和乐园。数十年来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训技术技能的机会与场地,也建立了各种不同娱乐活动方式和舞台,也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有 |
|
|||
用人才。前几年,市政府投巨资对文化宫进行了改造升级,文化宫的功能因此得到一个大的提升。现在,文化宫已经以一个崭新面貌,展示在市民面前。 |
||||
|
文化宫从建宫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年,在对文化宫的记忆当中,有许多事让人们不能忘怀,其中一件就是露天电影。 |
|||
文化宫的露天电影放映从建宫开始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五十多年了,是很有名气的。只要不下雨,基本上是天天晚上都放映。尤其是七十年代,由于电视还没有进入普通家庭,实在没有啥子看的,人们精神生活太过贫乏。因此有一场电影看,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因此都喜欢看电影。 那时到文化宫看露天电影的人,那时基本上都是城市市民,大多是市中区的。也有一些如江北观音桥、沙坪坝这些地方的,最远的来自南岸。可能有人要说了,南岸到两路口又有好远嘛?咋个说是最远的?对的,现在是不远,长江上有了那么多桥,坐车几分钟就过了河,回了家。可是不要忘了,那个时候除了嘉陵江上有一座牛角沱大桥以外,还没有长江大桥,到南岸去,过河是要坐轮渡的。晚上九、十点钟轮渡收了班,就只能在河这边过夜了。 |
||||
|
||||
文化宫放映的露天电影片子是有选择的,都是好看的片子,看的人多。银幕正面有人看,反面也有人看。人再多点,一个场地装不下了,就要用两个场地。一般都选取相距一、两百米的中心广场和露天舞台。放映时中心广场先放一本影片,由专人送到露天舞台接着放。这种接力放电影,有时还算正常,可有时就好玩了。两个放映场地,只要其中一个出了故障,另一个就得等。比如说中心广场机器坏了,耽误了时间,那露天舞台这边,放完一本,就要停下来耍一下,等下一本送来。 有一年放映朝鲜电影《卖花姑娘》,城里数家电影院连映半个月,每天六七场,场场爆满。后来文化宫可以在露天放映这部电影了,消息传出,人们奔走相告,那是很让人兴奋的。 文化宫这面也有准备,就在中心广场和露天舞台两个地方错时放映。错开一本影片的时间大约十来分钟,照说两个地点送片时间足够了。但不然,露天舞台这点经常是放完一本,就要等下一本送来。原因就是人太多了,传送片子的人从中心广场取了片子挤不出来,到了露天舞台又挤不进去。 最后,中心广场电影放完了,露天舞台还没有放到一半,结果中心广场的观众又到露天舞台接着看。就是在两个地方放映,也还有很多人只能“听”电影,因为人多了离得远,看不清楚银幕,只能听音。 |
||||
一天到底有好多人看,没有统计。但有一个数字可以看出观众之多,这就是晚上售出的门票钱。 |
|
|||
文化宫当时的门票是普通票四分,工会会员票两分。像《卖花姑娘》这样的电影,一晚上的门票收入大约在一千三四百元。也就是说人数少也在三、四万人,这还不包括白天就进了宫占位子不出去的、没买票趁人多挤进去的、翻围墙进去的。前不久还有人发贴,说他们当时都是小娃儿,经常翻围墙进文化宫看露天电影,现在想来好笑的情况。相信渝中区的很多60、70后,都可能有这样的经历。 每到傍晚,文化宫三道门的票房窗口就排着几路长队,人们提着小板凳买票。门票很小,只有火柴盒的一半大。收的门票钱绝大多数是分、角币,硬币最多。为了便于清点,文化宫专门做了清点硬币的木盘。木盘上面刻有放置一分、两分、五分的长短大小不一的槽,卡满一槽就是五十枚或一百枚,用纸裹成一条。晚上结账,每个售票员提着一袋子钱去财务,沉甸甸的。 时间过去了几十年,现在电视已是家家必备之物,电脑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看电影的人相对来说是越来越少。但文化宫并没有放弃露天电影这一传统,坚持放映。不过现在也是鸟枪换炮,用的是放映车、投影电影了。 |
||||
资讯来源:渝见金融街 |
||||